车充外壳的散热设计与温控技术
车充外壳的散热设计是保障充电效率与安全的关键,尤其在快充场景下(如 30W 及以上),核心技术包括:被动散热,外壳表面采用镂空纹路(如网格状、百叶窗式),增大散热面积(较光滑表面提升 30% 散热效率),材质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 PC/ABS 合金(导热系数 0.25-0.3W/(m・K)),配合内部散热片将热量传导至外壳;主动散热,大功率车充外壳(如 65W 车充)内置微型风扇(尺寸 φ20-30mm,转速 3000-5000rpm),外壳侧面或底部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,形成空气对流,散热效率较被动散热提升 2 倍,风扇噪音需控制在 35dB 以下,避免影响车内安静环境;材质辅助散热,部分高端车充外壳采用金属与塑料复合结构,如铝合金底座(导热系数 200W/(m・K))+PC 外壳,金属底座直接接触内部发热元件,快速传导热量,再通过外壳散发;温度监测,外壳内部集成 NTC 温度传感器,当检测到温度超过 65℃时,自动降低充电功率或暂停充电,防止过热损坏。典型应用:某 65W 快充点烟器车充外壳,采用铝合金底座 + PC 上盖,内置静音风扇,外壳表面做百叶窗散热孔,配合温度传感器,充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 58℃,较无散热设计的车充(温度 85℃)安全性能大幅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