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充外壳的轻量化与材料创新趋势
随着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化发展,车充外壳呈现 “轻量化” 与 “多功能化” 材料创新趋势:新型塑料材料,采用玻纤增强 PC/ABS 合金(玻纤含量 10%-20%),在保持抗冲击性(≥18kJ/m²)的同时,重量较普通 PC/ABS 降低 15%,且耐温性提升至 110℃,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温充电环境;生物基塑料,部分企业尝试使用聚乳酸(PLA)与 PC 复合材质,生物基含量≥30%,可降解性提升,符合环保趋势,目前主要用于低端车充外壳,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将逐步推广;金属复合材料,采用铝合金与塑料的嵌件注塑工艺,外壳关键部位(如接口边缘、固定结构)用铝合金增强强度,其余部位用塑料减重,整体重量较全金属外壳降低 40%,同时兼顾强度与轻量化,已应用于高端无线充外壳;功能性涂层,外壳表面喷涂纳米抗菌涂层(抗菌率≥99%),防止细菌滋生(尤其后排共享车充),或采用疏水涂层(接触角≥110°),减少液体残留,提升清洁便利性。预计未来 3 年,轻量化车充外壳(重量≤30g)市场占比将超过 50%,环保材料应用比例逐步提升。